曾庆平: 愿治愈癌症不再只是传说 2013-10-11 08:44 · angus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人类肿瘤生物学博士曾庆平教授与您漫话肿瘤异质性、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
面对多种可能存在的影响,人们对其有非常高的恐惧感。转基因生物则比较悲剧,它恰好经历着负面的晕轮效应,仅仅是它本身被贴上的非天然标签这一个特征就让很多人在认知上将其打入地狱。
晕轮效应今年,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食品上的标签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比如对食物味道的感受,营养水平的估计和出钱购买的意愿。而任何事物,只要进行了人为干涉都会被定义为非天然,比如转基因食品,尽管它们早已登上了杂货店的架子。这难道意味着转基因技术永远都会困囿于情感的陷阱而得不到研究数据的论证么?其实也不是。通过比较转基因棉花和一般棉花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尽管两种作物对节肢动物的数量有同样的负面影响,但是转基因作物降低了杀虫剂的使用。此外,相对于一般食品,人们愿意多花16%—23%的钱来购买有机食品。
并且公众对转基因技术非常陌生,尽管美国约80%的包装食品都含有转基因配料,但是仅有35%的民众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最近的一个调查则显示仅有25%的人认为社会确实需要转基因食品。这个结论一出来,那些反对转基因生物的人却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对比,就简单得出了转基因作物会对环境造成伤害的结论。过去几年间,支持消费者整体健康的应用程序和设备激增。
因此不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挑战。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覆盖人群越来越庞大,健康医疗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随着移动互联的热潮蓬勃发展。出乎张遇升的意料,这款产品的使用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特点,年资越高的医生使用频率越高,越年轻的医生则使用频率越低。锻炼类如健身宝典、Nike+,也属于设定运动目标并可以开启督促功能的App。
杏树林 与咕咚手环、大姨吗这种带有娱乐趣味性的产品相比,杏树林开发的电子病历夹则显得专业许多。张遇升受此启发,开发出了电子病历夹这个产品。
对于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大姨吗创始人柴可似乎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给予理智的思考:我没有觉得任何新生的发明一定是伟大的,反而在它最热潮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IT与医疗的结合会产生什么结果?这样的结合是不是正确的?这样的结合应该用什么方式才是正确的?这个28岁、曾经有过8次失败经历的年轻创业者,对行为艺术有一定的研究,并且深谙营销之道,他企图用艺术来改变健康。即使已经获得天使投资的企业,仍在不同程度上遭遇着各种挑战与困惑。目前移动健康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现有医疗体制还存在一些弊端,想要实现医疗健康行业统一的互联互通,让医疗健康统一移动起来,还需要很多努力。对于消费者健康公司而言,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到目前为止,移动健康产品中,还是政府及医疗机构买单的项目比较多。同样,APP应用也是需要邀请用户参与体验,来促使产品的改进。女性健康类App主要关注女性经期、孕期、女性身体健康等,速途研究院曾对2013年8月女性健康类App应用进行分析,有关女性经期记录、预测的产品如西柚月经助手、大姨吗、月来越好之类App下载量较大,下载总量约达2000万次。独辟蹊径的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以这款女性生理期的工具型应用获得了一笔2亿元的投资。
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并不擅长运动,甚至缺乏运动的基因,所以运动手环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刚需。比如去年才运行的Wellness FX公司,运行了一个移动平台。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平价医疗法案》将大幅上涨的医疗保健费用置于聚光灯之下。业内人士表示,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和工具,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监测、看病、保健的医疗方式,并逐步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
3、个人用户市场空缺目前,让个人用户自己一年花几千元去买一套健康管理终端,用来测血压、测心电还是比较困难的。美国医疗保健的成本高达3万亿美元,但是消费者通常支付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12%。然而,当被问及这个产品的盈利情况时,张遇生回答:目前这个产品并不盈利,还是处在积累用户的阶段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年底,该细分行业的市场价值将达到66亿美元,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超过200亿美元。此外,信息管理几年前都是很冷清的行业,医院也不愿意投资,近几年竞争却非常激烈。前端简单易懂、成本低的硬件探测设备加上随时随地智能手机的显示和计算,再加上后端数据的云处理和云挖掘,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一定会给行业带来很多颠覆性的产品。
移动健康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3-10-28 06:00 · veradai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覆盖人群越来越庞大,健康医疗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随着移动互联的热潮蓬勃发展。因为健康管理是个结果,而我们是管理不了结果的。
从技术上来讲,如何把数据结构化做好目前是比较大的挑战。因此不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挑战。
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将简单的医疗服务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将对人类带来巨大的改变。还可以记录饮食、运动、体重等身体状况,坚持记录积累数据,便于App推荐更加个性化的东西。
充满机遇:移动健康,市场巨大移动互联网会催生两个颠覆性的行业,一个是移动教育,另一个就是移动健康。健康管理的本质,是期望在人们不得病的时候帮助人们减少得病的几率。健康类App更是时下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愈发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当代人手机上流行的手机应用。具体到我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和工具,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监测、看病、保健的医疗方式,并逐步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移动应用程序和设备将继续推动消费者健康科技产业的增长。
咕咚网创始人申波把目光放在了运动的需求上,企图通过互联网来鼓励人们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另一个快速增长的应用程序类别是将消费者与医疗保健提供商联系起来的程序。
积极应对:可能遇到的挑战或许,移动健康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虽然其中孕育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但是当下,这个行业毕竟没有想象得那么成熟,难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对于个人用户,似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刚需产品。
移动健康在中国要想长足发展,还需要制度保障。美容瘦身类App主要和减肥、养颜有关,如瘦瘦、战痘必胜宝典等,或提供类似于日常所见的美容方法,或根据某些选项自测出属于哪种体质、肥胖原因等,设定减肥目标并提供减肥方法、饮食建议和日程提醒等。在两大主导产品(Nike+和Fitbit)当中,就包括可穿戴式传感器的应用。出乎张遇升的意料,这款产品的使用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特点,年资越高的医生使用频率越高,越年轻的医生则使用频率越低。
热门盘点:最受欢迎的健康类App 健康类App在Android排名前300的应用基本可以分为六类:女性健康类、饮食健康类、美容瘦身类、锻炼类、两性知识类、寻医问药类等。于莺曾向张遇升提出,她觉得工作中一些有价值的病历需要收集,但是苦于没有这样的工具。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覆盖人群越来越庞大,健康医疗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随着移动互联的热潮蓬勃发展。虽然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光鲜设计的硬件,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健康应用程序都是免费的。
1、 缺乏政策法律支持许多移动健康领域创始人大都会遇到这样的两个困惑:一个是技术问题,一个是法律问题。电子病历夹的灵感最初来自于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一个工作困惑。